
蘭石集團重裝公司煤化工裝備制造現場。( 蘭石集團供圖)
蘭州航空口岸。(資料圖)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砥礪前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甘肅加快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和對外開放,不斷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著力打造向西開放大樞紐、大通道,經濟社會發展動能更加強勁,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甘肅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在改革開放大道上闊步前行。
改革創新引領,夯實發展之基
全省稅務行政審批事項減至1項,稅費業務精減49%,取消1107項涉稅資料報送,業務辦理時間壓縮40%;
全省市場監管系統牽頭推進“證照分離”改革,辦證慢、多頭跑和準入不準營等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持續實施,穩定經濟增長同轉變發展方式緊密結合,更具競爭力的產業格局正在形成;
……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一些領域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改革就是要打破一些壇壇罐罐,突破一些條條框框。
我省著力破除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開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提質提標年活動,推進“非禁即入”普遍落實,實行“不來即享”“項目管家”等服務模式,打破“中梗阻”的局面。
從“進兩家門”到“一窗通辦”,從手寫錄入到網上申報、自動算稅,從紙質發票到電子發票、全電發票……十年間,我省稅收征管改革在一次次實踐探索中不斷優化深化,在一次次回應納稅人繳費人需求中不斷提質增效。
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持續深化機構改革,市場監管新體系建立,監管運行新機制更加順暢,形成了融人融事融智、合心合力合拍的“大融合”局面。
數字政府建設步伐加快、投資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初步實現“一網通辦”“掌上辦”、疫情防控管理平臺全面上線運行、公共資源交易實現全流程電子化、中小微企業在線融資便利化水平持續提升……我省重點領域改革任務的有效落實,促進了政務服務水平的全面提升。
甘肅電投集團發揮全省新能源產業鏈主體作用,加快新能源風電基地開發建設。
作為全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國有企業始終是我省經濟發展的“頂梁柱”。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因地施策、因業施策、因企施策,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向縱深發展。
特別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以來,各省屬國有企業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打“主動仗”、啃“硬骨頭”、蹚“深水區”,緊鑼密鼓、蹄疾步穩推動改革,全省國有企業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不斷增強。
大力推進重組整合促進行業結構優化,9組24戶企業先后完成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累計完成產業類投資超過1200億元,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省屬企業去鋼鐵產能240萬噸、煤炭產能318萬噸,完成172戶“僵尸企業”處置。
十年來,我省國有企業規模實力持續壯大,質量效益顯著提升。截至2021年底,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達2.89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2.85倍。2021年全省國有企業實現利潤總額198.67億元、凈利潤139.74億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82.63%和57.08%。
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發展軟實力
近日,蘭州市稅務局工作人員通過“隴稅雷鋒”平臺在線指導,幫助渤海石油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蘭州石油化工裝備分公司對今年3月份應納稅款145.95萬元,按照優惠政策辦理緩稅72.98萬元,并將當月應申報的前期緩繳稅費405.98萬元也自動延長到今年9月份。
“稅費緩繳政策為我們企業渡過難關、復工復產提振了信心。”該公司負責人張涌說。
春江水暖,見微知著。營商環境的改善,企業感受最深,張涌說出了大多數在甘企業的心聲。
營商環境是最好的軟實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進一步聚焦營商環境建設關鍵環節,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力度落實惠企政策,更大力度疏通堵點梗阻,更大力度保障發展要素,更大力度破解企業“急難愁盼”,有力推動營商環境建設邁出新步伐、實現新提升。
好環境,離不開政策層面的“陽光雨露”。
十年來,我省著力打造“辦事更高效”的政務環境,推進體制、機制、政策、工作和模式創新,減環節、減材料、減跑腿、減時間,涵養企業成長的“生態濕地”,打造持續向好的營商環境,全省市場主體活力迸發,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全省“證照分離”改革推進力度不斷加大,簡易注銷、歇業登記、受益所有人備案等一項項創新性制度連續推出,高頻事項“跨省通辦、省內通辦”便利化措施和“甘快辦”10項便企服務措施持續抓實,改革發展的活力得以充分釋放和激發。
我省企業開辦時限持續壓縮,市場主體準入環境更加寬松便捷。企業自己登錄甘肅政務服務網“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提交企業開辦所需相關資料后,2個工作日內就可以在網上辦結所有企業開辦業務。
521項稅收業務實現“網上辦”,3.18萬戶中小微企業因“銀稅互動”獲益,9877個重點項目享受全流程“項目管家”納稅服務,“不來即享”升級,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一鍵即享、直達快享……多項高含金量的舉措加快落地,打通了我省稅收征管的“堵點”,消除了納稅人的“痛點”,2021年全省新增減稅降費超過110億元。
省商務廳在各市州和縣區設立101個招商引資項目代辦服務機構,初步形成省市縣三級代辦服務網絡,累計為1244個項目提供了項目幫辦代辦服務工作,涉及項目投資總額超過2000億元。
不斷優化的營商環境,讓客商進得來、留得下、發展好,市場主體創新活力充分激發,發展潛能充分釋放。2021年底全省市場主體達到203.27萬戶,比2012年增長150.4%。
擴大對外開放,塑造發展新優勢
8月5日,從方大炭素傳出好消息,首批60噸專門定制的普通φ700mm石墨電極啟程運出國門銷往海外市場。
作為我省重要的出口創匯企業,近年來方大炭素搶抓“一帶一路”建設機遇,創新推進直供合作模式,實現與全球鋼鐵強企直接合作,每月有3000多噸產品遠銷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
甘肅地處中國西北內陸,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戰略通道和商埠重地。進入新時代,隨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深入推進,甘肅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前沿陣地和重要樞紐,迎來了融入國際合作、實現自身振興的歷史契機。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搶抓“一帶一路”建設重大機遇,出臺新時代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規劃和打造“五個制高點”規劃,制定配套實施方案,謀劃具體實施路徑,著力打造向西開放大樞紐、大通道,空港、陸港等開放平臺建設扎實推進,對外投資合作不斷拓展,對外貿易穩步增長,在積極參與和主動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上不斷取得新成果。
目前,我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設立14個商務代表處,與74個境外商協會建立合作機制,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往來關系,10年來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額累計超過1500億元。
截至今年6月底,11戶省屬企業在28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全級次企業67戶,境外投資項目超過25個,境外資產總額超過500億元。金川集團印尼紅土鎳礦火法冶煉項目、白銀集團秘魯首信多金屬尾礦綜合開發項目等一批標志性工程成功落地。
2012年,蘭州新區獲批成為第五個國家級新區,被國家賦予西北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國家重要的產業基地、向西開放的重要戰略平臺和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戰略使命。
近年來,蘭州新區立足綜合保稅區、航空港、鐵路港、國際通信專用通道,構建“一區兩港一通道”立體化開放平臺,有色金屬、機電裝備、跨境電商、倉儲分撥等特色外貿產業集群加速形成,與近6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經貿關系,對全省外向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引領帶動效應日益凸顯,2021年進出口貿易額對甘肅增量貢獻率超50%。
近年來,我省積極組織參加廣交會、進博會、服貿會、消博會等重大展會。積極走出去、引進來,加大招商引資和對外貿易合作,連續成功舉辦二十八屆蘭洽會,蘭洽會已成為我國向西開放的重要途徑、對外經貿往來的重要橋梁和永不落幕的經貿合作平臺。今年第二十八屆蘭洽會共簽約合同項目898個、總金額5311.13億元。
圍繞“暢通道、聚物流、興產業”,我省以通達國際的外運通道為支撐打造樞紐制高點,依托區位和通道優勢,開行中歐、中亞、南亞、西部陸海新通道等國際貨運班列,累計發運1878列、貨值28.6億美元,通道樞紐的集聚輻射效應不斷釋放。
蘭州鐵路口岸、蘭州新區綜合保稅區、武威保稅物流中心(B型)等建成運營,肉類、木材、汽車整車等10個指定口岸建成投運,蘭州、天水獲批建設全國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我省內外兼顧、陸海聯動、向西為主、多向并進的開放新格局加快形成。
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讓我們搶抓機遇,革故鼎新,劈波斬浪,以更大魄力和智慧深化改革開放,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幸福美好新甘肅注入不竭動力。(記者杜雪琴 王占東 曹立萍 蔡文正)